叶知玉虽没有见过这种新式火/药,但他很了解自己的弟弟,叶明玉向来是有一说一,有二说二的,从不夸大其词,可见这种火/药的威力已经足够引人忌惮……同时,也遭人觊觎。
“不知,殿下想叫我做什么?”叶知玉慢吞吞地开口。
徐云瑞笑道:“此物在明玉手下发现,若是可以,我自然希望是……肥水不流外人田,明玉如今成为了坤泽,朝中诸人都不希望他继续担任太常寺卿的职务,可若是换了别人,要么这火/药被转交给工部,要么是被新上任的太常寺卿接手,不论哪一种,我都不想看见。”
叶知玉动了动嘴唇,半晌才道:“殿下三思。”
徐云瑞挑了挑眉毛:“大舅兄何出此言?”
叶知玉叹了口气:“匹夫无罪,怀璧其罪……此物一旦研究成功,必然是国之重器,还是应当由陛下掌握,方才能够省去很多麻烦。”
徐云瑞轻轻笑了一声,他原本倒是也这么想的,但在与皇帝说完话之后,又觉得是自己狭隘了……不过那些话只是他和叶明玉的揣度,毕竟他二人已经成婚,是一心一体的,这些猜测倒也不必和叶知玉说。
“大舅兄可知我如今在何处任职?”徐云瑞笑着问道。
“自然知晓,”因为叶明玉的关系,叶家上下都对徐云瑞的一举一动关切万分:“京畿营、关都尉。”
徐云瑞点了点头,又笑了起来:“是啊,京畿营本也该是握在陛下手里的,是也不是?京畿营的人数是禁军数倍之多,陛下若非完全信任与我,怎么可能将京畿营交到我的手上?”
叶知玉一愣。
徐云瑞说得是有道理的,当时听说徐云瑞受封秦王时,家中倒还觉得正常,毕竟皇帝对于徐云瑞这么多年的偏宠,也不可能因为他一朝分化就烟消云散了……但在听说徐云瑞上任关都尉,统管京畿营时,所有人都捏了一把冷汗。
徐云瑞没有和叶知玉说自己之前大胆的推测,但叶知玉自己却有了一套想法。
如今朝中嫡子有两位,一位是元后所出的大皇子徐永旭,另一位则是当今皇后陆氏所出的三皇子徐永明,这两人都是储君的最佳人选。
大皇子贤名在外,颇得鸿儒喜欢,又有镇北大将军府作为依仗,元后的声名极好,朝中官员虽然还未站队,但至少有一半都觉得他是储君的不二人选;三皇子和大皇子相比,名声上就差了一截,但好在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过错,真要继位,百姓们也能接受得了,加上安国公府是一棵参天大树,在朝中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,他又娶了戍南大将军府的嫡小姐,和大皇子称得上是旗鼓相当。
皇帝把京畿营放在徐云瑞的手上,或许也有想要再看看大皇子和三皇子两人谁更合适的意思,如今这新火/药一同交给徐云瑞好像也是一件好事……不然这东西不论是落到大皇子还是三皇子手里,储君之争的结局就都毫无悬念了。
徐云瑞见叶知玉陷入了长考,便知道叶知玉是自己在理逻辑。
叶知玉和沈双瑞一样,都是聪明人,但聪明人最大的问题就是,他们的思维非常紧密且自有一套逻辑体系,加上大多对自己十分自信,以至于算错一步,之后就会和真相越行越远——
正可谓“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”
等叶知玉思考完了,徐云瑞也差不多喝完了茶。
“秦王殿下有托,知玉必然竭尽全力。”叶知玉拱了拱手,顿了顿,又开口道:“只是叶家久居云州,在都城并无助力,太常寺卿又是正三品之职,若是要和安国公府争,怕是,有些难度。”
徐云瑞无所谓地撇了撇嘴:“这能有什么难度啊?这不就和吃饭睡觉拉……咳,一样简单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