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扎络话中,隐含的第一层意思,很容易理解。
那大张旗鼓运往沆河码头,并在连云寨的配合下运回玄州境内的粮食和药物,是幌子,是吸引天下关注此事之人的障眼法。
超过八成的,用低调隐秘的方式汇来岑岭深处的资源,便是这“障眼法”藏在最底下的把戏。
可只要对元州地理稍稍有一些了解,就会对此感到非常困惑。
虽然相较于清源集等集市来说,岑岭已是极北之地,可若从元州整体去看,依然处于元州的西南角。
即便不考虑沿途道路的曲折,其与董观辖境最近的地方,也还隔着大半个元州。
董观耗费如此大的心血,不将资源往北运,尽量靠近玄州,并谋求以最快的速度落袋为安。
反而背道而驰,聚到山高林密,地势偏远的岑岭之中,这是非常反常识,非常不合情理的做法。
这么做唯一的好处,大概就是能够很自然的规避掉那些留心此事的目光。
即便知道其在岑岭内部的些许布置,也最多以为这是一个中转站。
道理很简单,董观耗费偌大代价从元州搜求到的种种资源,终究要运回玄幽二州境内,因为只有这样,他所做一切才有意义。
所以,根本不需要理会董观在元州境内如何施展障眼法倒腾来回。
只需要死死盯住元州与玄幽二州的交界,即沆河一线,即可清晰把握住这批资源的流向。
而很显然,这样的“理所当然”,反而成为了被董观利用的点。
可即便如此,董观将在元州境内搜求到的,超过八成的资源汇来岑岭,这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答。
不过,这却不包括耿煊。
扎络认主之后,第一时间就将其中大概告诉了耿煊。
……
很快,半个时辰的休整就已结束,五百铁骑重新上路。
这一次,所有人马都已经着甲。
在队伍这一次出发之前,耿煊还做了一件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