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10亿年差不都就是宇宙诞生至今的时间,所以这也就“合理”解释了为什么人类明明是波,却从来没听过有人穿墙成功的原因。
但不要灰心,至少在这颗地球上,凯瑟琳·奥克斯顿博士已经想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。
凯瑟琳实验室的第一台量子隧穿机,就可以使得一部分粒子百分百发生隧穿反应。
随着技术的更新,共同发生隧穿反应的粒子数量会呈几何倍数的上升,直到某一技术成熟到了某一个程度,人类就可以借助量子隧穿机穿墙。
第四走廊,新基地实验室。
和跃空者约定好的朱夫沙漠之战就在三后,机缘巧合之下丁升算是提前摸清了对手的底牌,这对他来是一个利好消息。
只是这个利好消息并没有持续多久。
按照惯例,回到实验室后的丁升在第一时间开始动手制作克敌设备,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,所以他第一时间先选择制作了一台量子隧穿机。
尽管是简易版,依然花费了接近十个时的时间。
然后就是设备检测实验。
这台由丁大发明家亲自操刀制作的量子隧穿机,比凯瑟琳实验室那一台还是稍微先进一些,在首次实验中就可以使得数以亿计的粒子同时发生隧穿反应。
看起来似乎效果不错,却不禁让他陷入了沉思。
“来不及了。”
沉默了五分钟后,丁升无奈的出了四个字。
“什么来不及?”
关雎的第一任务虽然是查找超级粒子加速器的地址,可丁升这边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,它第一时间就会回应。
毕竟在这座实验室里,丁升唯一能交流的对象就是这位超级智能管家了。
“普通人的身体大概是由10的8次方个粒子构成。”丁升回道。
看似牛头不对马嘴的一个回答,关雎却是立即就明白了过来,10的8次方可比“亿”这个单位量级大太多了。
这样一台简易版的量子隧穿机都花了丁升10时的时间,可以先想象在短时间内,即便是他也很难做出让整个身体达到穿墙效果的量子隧穿机。
这也就是,艾灵顿身上穿戴的量子隧穿设备,其技术难度相当大,想要在短时间内找到技术上的克制办法,很难。
不到三的时间,肯定是来不及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