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宵若是脑震荡,自己刚刚给他拖了那么久,恐怕小命危矣。可刚刚那个情况,实在别无选择,贺明珠只有在心里保佑他没事。
腰间的香囊经过这一番波折依旧牢牢挂在那里,贺明珠从香囊中抽出两只素帕,一只在河里打湿了,清理了伤口,另一只帕子包裹住伤口。
初秋时节,深夜山林中寒意颇深,贺明珠打了个寒战,她携了火石,但是现在并不敢贸然用,焉知火光会不会吸引来那群刺客。
她看着晕厥过去一动不动,浑身上下狼狈不堪,但是依旧还能显得挺好看的扶宵,撅了噘嘴。贺大小姐显少做这种服侍人的事情,虽笨拙但也足够仔细了。
她坐在扶宵身边,虽疲倦,但丝毫睡不着。
今日这场祸事发生的突然,下手的究竟是谁?又为了什么?
埋伏的这么恰到好处,看似巧合却透露出几分诡异。自己临时决定跟着扶宵出城,这是旁人所料不到的,若是为了算计自己这样一个闺阁女子,大可不必挑选这样的时机。
既然不是冲着自己,那就是冲着扶宵过来,扶宵行事乖张,无论什么皇亲贵胄,一旦犯了事,他从来不会给对方留情,这样的形式做派,最容易招惹敌人,偏偏皇上宠着他,不过弱冠之年,就成了当朝有实权的大理寺少卿。
贺明珠想到这里,不由冷笑。
如今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,果然颇擅这帝王之术。立一个性格乖张,又刚正不阿的扶宵做靶子,扶宵不留情面,替皇上解决了他不好亲自下手的贪官污吏,扶宵身份高贵却不是皇子,手握重权却身体孱弱。
若是贺明珠自己在那个位子上,说不得也喜欢这样一个下属。
可这样一来,扶宵得罪的人可就多了去了,一个个筛选还真的麻烦。贺明珠对京城官场的人事关系不甚熟悉,也不知道扶宵究竟得罪了哪些世家贵族才会对他下如此狠手。
不过远的贺明珠不清楚,最近得罪的头号就是太子李怀贤。贺明珠没有证据,尚且不能够下定论。但是依照太子那个蠢脑子,是真的可能会做出杀了扶宵泄愤的事情的。
太子也有这个实力做这些事。
只是这埋伏的手段如此缜密,时机如此凑巧,贺明珠还是有点怀疑,自己是不是冤枉了太子。
毕竟这位看起来也不像什么聪明人。
扶宵的母亲是安阳长公主,也是当今圣上唯一一母同胞的姐姐。说起来,当今圣上的皇位,功劳大半得归功于自己的这位长公主。
长公主和当今圣上都是皇后所出,在先皇在位的时候,长公主颇受宠爱,因是皇长女,自小被先皇带在身边长大,几乎充作皇子一般教养。
先皇曾私底下说长公主是难得的帝王之才,若不是女儿身,储君之位非她莫属。
这流言似真似假,一时之间倒叫宫闱之中乱象横生,因着前朝就有女帝的先例,不少人担心皇上因为过于宠爱长公主,就将这皇长女推上皇位。
先皇最终立了年幼的嫡子为太子,长子势大,太子年幼,人心浮动。
先皇立太子后不久就驾崩了,新皇地位不稳,内忧外患,对内全靠长公主替他把持朝堂,收买人心,制衡权力;对外就是贺家军替他抵御外敌守住边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