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这也是没有办法。
大明军制在当初设计时,是按照承平时期,防止武将擅权不听节制而设计的。
军中大小相制,各有所领,战时听令,平常训练等事务完全是分开。
这一套,在承平时期还是可以保家卫国,对付一些小型的流民暴乱,以及边境的动荡。
但如现在这样的动则十万几十万的流民作乱,以及数万十万清军南下入关的战斗,如今大明的军制,已是严重的不适应了。
但改变,都需要时间,以及利益调整带来的一些阵痛甚至动荡。
不可一撮而就。
望着清军远去,周大虎收拢自家殿后的兵马,返回冷口关。
这一场大胜,也是足以保住兵部尚书张凤翼和宣大总督梁廷栋二人的命了。
也是了了周大虎的一些心愿。
……
冷口关关城。
清军退走第二天。
不大的关城,此时人声鼎沸,各路的武将和官吏,都已经聚在关城内的一个大的演武场边。
宽阔的演武场上,摆放着堆积如山的夺抢回来的清军辎重。
而在不远处,还堆放着六千余颗刚刚硝制好的清军军功首级,和数千件清军使用的甲胄、刀枪、弓箭、盾牌等。
首级堆积如山,看着让人头皮发麻。
但对一些大明老兵来说,却是亲切无比,甚至是看着直流口水。这些可是官职、赏银的代名词。
不少的参战士兵,更是看着这些首级,手舞足蹈的对着没有去阻击清军的同袍,或者同乡,讲着自己的英勇事迹。
下午申时整15时至17时,演武场里出现一队队精兵,将观看缴获战利品展览的士兵将领都驱逐了出去。
这一动作,大家便知道了是有大人物来观看胜利展览了。
不一时,督师兵部尚书张凤翼、宣大总督梁廷栋、总监军高起潜、辽东来援兵马提督祖大寿、宣大山西三镇提督周大虎,以及各镇总兵和监军道文官等和他们的幕僚大大小小一百多人,来到了堆放战利品的演武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