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玉书这才回神,同她一道往坐位上走。
陈居安看着一前一后行来的二人,走在后头的赵玉书,目光一直落在赵辛夷身上,这应该也不足为奇,毕竟他们是姐弟。
不过他还是抬手转了转玉扳指。他在思考时,总会不经意做这个动作。
姐弟的确不足为奇,可若不是呢?
等再无人书写,就有一溜着统一嫩草绿丫头服的丫头们排着队上台,一张一张宣纸提起来,再一排一排立好。
徐国公夫人坐在上手,笑着向大家道:“今日书法这一环节,我们请了翰林院的李翰林以及信昌侯,还有礼部尚书曹大人作点评家,为了公平起见,这字上没让大家署名,等评出了三甲来,看是谁的,便自己站起来领彩头。”
三位点评家上场,围着那写书法作品转了一圈,再品评了一番,终于得出前三甲结果。
第三名,丫头拿着一副字出列。杜苇贞那厢已愣住了,那是她的字。
只是第三啊。
她出列,得了点评,向众人行了礼,捧着自己的彩头回到座位。她小心翼翼觑了觑姨母。姨母神色淡淡的,不算太高兴。她眼眶就有些红了。
第二名,竟是徐小公爷,徐史茂。
赵辛夷便多留意了一下,她那个好妹妹的未婚夫,原来就是他。还算得上英俊潇洒,但若论脸,客观的讲,还是陈居安更好看。
第一还没公布时,陈居安就笑道:“王妃猜第一是谁?”
王妃默不作声。
就见一名丫头提着一副字出列,众人望去,皆是一惊。
只有一个字,很好认出来——菊。
不过,这是……字?这算字?还是画?说是字吧,却像画了一副菊花图,说是画吧,那抑扬顿挫笔画勾连,又像在写字。
底下人议论开了,这场是写字,下一场比赛才是画画呢。
就听李翰林津津有味地点评起来,经他那么说了一阵,台下众人的态度就转变了,纷纷表示,这字的写法,书画结合,真真是极好的。
接下来,大家都开始逡巡,这个第一是谁?写字如此别出心裁。往年的赏菊宴上仿佛没有人会有这样新颖的心思。
赵辛夷知道,自己该上场了,这样的场合,她也得端一端贵妇架子,否则这一帮子贵族,不把她鄙视死。
她整了整衣衫,披风早给了剪月,她站起来,目不斜视,面露微笑,持起一份端庄,款款走到自己的字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