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页是对三塔镇一案的总结,其中包括案件的要素分析,审案技巧,对人性的把握等;第二页是鞋印测量方法,指印的提取;第三页则是案件的基本要素。

    商澜的毛笔字没有石墨笔写的好,但字迹工整,横平竖直,显然下了不少功夫。

    谢熙被感动到了,说道:“谢谢老商,老商辛苦了。”

    商澜笑道:“这不算什么,大家掌握了,我也能轻松一些了。”

    谢熙摇摇头,“上面的一字一句都是你的心血,我们占大便宜了。”

    商澜笑了笑,没再多做解释。

    谢熙说的没错。

    这是个视经验为谋生和晋升手段的时代,她肯分享,一定会有人说她傻,过度的大公无私没什么意义,不如让他们心存感激,这样更有助于团结队伍。

    人很快就来齐了。

    商澜先总结案子,才说几句,就听见一阵杂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,很快就到了门口,然后戛然而止。

    商澜有些莫名,停下话头,陡然打开了房门,就见老吴老刘等五六个人,整整齐齐地在回廊的栏杆上坐成了一排。

    商澜不太高兴,问道:“诸位这是何意?”

    老吴赶紧站了起来,“商大捕头莫生气,咱们这是学习来了,想学学大捕头的破案秘诀,将来也好为朝廷多多效力不是?”

    老刘也道:“咱们慕名而来,还请大捕头不吝赐教。”

    谢熙在心里狠狠捶了自己一拳,心道,让你多嘴,让你多嘴。

    他说道:“老吴你也知道是秘诀,为何……”

    商澜打断他,“没关系,几位若想听,可搬个凳子进来听,省得外面太冷。”

    老吴摆摆手,“那就不用了,咱们进去不方便,万一大捕头找不到我们会耽误事,商大捕头请继续吧。”

    商澜无奈地笑了笑,想听,又怕别人误会跟自己一国,真可谓又当又立。

    不过也是,拉帮结派、结党营私这种事,在哪里都不稀奇,上至朝臣,下至小老百姓,无论古代还是现代。

   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,有利益就有纷争,有纷争就有同盟和敌对。

    习惯就好。